城市綠化錦竹草花盆方式的屋面種植花箱研究綜述及新方式的探索 ——廈門寶振科技
城市綠化方式的研究綜述及新方式的探索
摘要:對于嚴重惡化的城市生態環境問題,提錦竹草花盆屋頂綠化升城市的綠化面積對于城市環境的改善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主要對目前城市現有的綠化方式斜屋面花盆進行了總結分析,提出了不同看法。并提出填充墻砌塊內置植物種子的創新設想,從建筑體自身進行綠化,從而增大城市的綠化率,改善組合種植花箱城市環境,提高城市人口生活水平,同時也能夠適用于未來緊縮型城市的發展。
引言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把城市綠化作為保障城市生態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標志。城市綠化能夠有效凈化城市空氣、調節城市氣候、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降低噪音污染等城市問題。目前,我國社會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隨之而來就是城市環境的惡化。因此,節能有效的綠化方式是城市發展當中必不可少的。
一、國外的城市綠化方式
(主要以歐洲城市為例)
在歐洲,政府的政策、規劃師的設計理念以及科學人員的研究依據都是圍繞城市的綠色發展為指導,注重城市的綠色空間的比重,合理開發運用城市用地。其主要的城市綠化方式有以下幾種:
1、保護森林,嚴格控制城市用地開發。
在許多城市,開放用地與綠色空間用地所占的比例都相當的高。
用地類型
比例
城市
|
維也納
|
格拉茨
|
海德堡
|
柏林
|
城市用地
隔離帶種植花盆種植容器 |
50%
|
53%
|
27%
|
50%
|
生態用地
|
50%
|
47%
|
73%
|
50%
|
在歐洲,通過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的室內植物墻規劃,以森林為中心作為城市發展的指導依據。在控制城市用地的同時與相關問題結合,共同維護生態環境平衡。
2、重新規劃建筑環境,將住宅建筑與城市景觀有機結合。
將屋頂花園、綠色屋頂、綠色庭院等設計作為對城市損失綠色空間的補償,如維也納的洪德特瓦塞爾公寓,人為的一切都將屬于大自然,在混凝土的世界里也能呼吸到森林的氣息。
3、綠色屋頂,創建空中草坪。
主要在德國荷蘭等國家,據估計屋頂的種植將會使得房屋的隔熱效果增加10%,同時估計房子的價格也會增長10%~30%。
4、綠色墻體、綠色道路的建設。
其在在德國尤為普遍,通過室外墻體的階梯結構、有隔架支撐的車庫設計為蔓生植物提供生長空間,使得房子的降溫、保溫功能有所增加,據估計可達30%。綠色墻體還能夠過濾有毒物質,減少噪音,以及良好的增濕作用。
5、綠化城市道路的高架綠化。
例如:烏得勒支的雷奇瑞金新開發城區A-1高速公路上長達兩公里的區域戴上“綠帽子”,增加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綠化。
6、建設城市農場和生態公園。
將農業地產出租給農民,發展具有可持續發展生態綠色的新型農業地產建設。
7、運用滲水地面,補充地下水的匱乏。
雨水的徑流會導致降水的不均勻分布,導致洪澇或者干旱等災害的發生。因此改變原有的不滲水地面,使雨水減少徑流,補充地下水資源。
8、生態環境的改造與再生。
建設河岸公園,整理廢棄土地的使用,對廢棄的場所進行改造,建設綠色生態帶,恢復生態環境。還有很多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的方式,例如:適應當地氣候的規劃;建設綠色學校;建設城市花園等等。
歐洲的這些綠化方式不僅僅只是科學技術方面,還有城市的規劃設計理念以及政府的政策,這樣也會使得科學技術與設計理念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更為有效的運用。
二、我國的城市綠化的發展情況及綠化措施
在我國,城市道路的綠化、建設生態園林、居民生活區綠化、室外植物墻花箱建設城市公園為主要的城市綠化措施,對于這些城市綠化當中“重經濟輕綠化、重觀賞輕效益”的觀念問題嚴重,綠化不能有效地解決城市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
近些年,對建筑物進行立體綠化美化,逐漸受到越來越多城市的青睞。尤其是進入“十二五”時期,很多城市出臺或修訂了相關條例和工作計劃,通過一系列措施扶持立體綠化建設。上海市綠化管理局2002年發布了《關于組織編制屋頂綠化三年實施計劃的通知》,從法律上支持并推廣屋頂綠化。2011年,北京市政府對外發布《關于推進城市空間立體綠化建設工作的意見》,使城市空間立體綠化成為常態。在杭州、南寧、青島等城市相繼發展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多種形式的立體綠化。
三、立體綠化的方式
立體綠化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它可以是攀援植物綠化、墻面綠化、陽臺綠化、門庭綠化、花架、棚架綠化、柵欄綠化、坡面綠化、假山與枯樹綠化、屋頂綠化等等

。目前主要是以攀附生長類植物為主,借助植物的攀援包裹建筑體外部,然而對于綠化的空間狀態還都處于二維綠化階段,沒有真正意義上做到立體綠化。內置植物種子填充墻砌塊將建筑的構件作為改變對象,使建筑真正變為一個有機體,成為會呼吸的建筑,從而增大建筑綠化率,改善生態環境。
四、內置植物種子填充墻體砌塊的設想
在蒂姆西·比特利看來緊縮的城市形態是實現綠色城市主義設想的良好基礎,是毋庸置疑的。集約化的土地利用,在減少資源占用和浪費的同時,又使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城市活力的恢復以及公共交通政策的推行與社區中一些生態化措施的嘗試得以實現

。因此,未隔離帶花盆來城市會趨向于緊縮型城市的發展,然而緊縮的城市形態會大大減少城市內部的綠化面積。內置植物種子填充墻砌塊的設想處于城市發展模式的考慮,不僅能在當下的城市形態中使用,更好的是其能夠使用于未來綠色城市主義緊縮型的城市形態當中,為緊縮型城市內部增加綠化空間,提升生活質量。
內置植物種子填充墻砌塊是將砌塊的內部挖去梯臺形狀,將土壤與種子同時放入,在砌體之間安裝滴灌設備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在砌體內部鋪設根阻材料,防止根系對結構的破壞,都用螺母固定,便于拆裝更換。同時通過植物的選擇使建筑表面呈現不同圖案,增加建筑的觀賞性。
由于建筑結構體系的變革,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廣發應用,墻體承重結構已被框架所取代,墻體強度要求不再受限,對于改變傳統砌塊為有機砌塊則具有十分有利的做法,再者混凝土空心砌塊保溫差,做成復合保溫墻開發商太不劃算。因此,內置植物種子填充墻砌塊既能減輕建筑自重,又能解決墻體的保溫功能,能夠有效地改善人們的居住壞境以及城市生態環境。
五、應用優點、范圍垂直綠化公司以及與應用難題
對于現如今城市寸土寸金的發展狀況來看,可供綠化的用地少之又少,城市的垂直立體綠化,是增加綠化面積的有效途徑,尤其對建筑外墻體的綠化,但是往往人們被所忽視。2001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中強調,今后一個時期城市綠化工作的目標和主要任務是:到2005年全國城市規劃建成區綠化率達到35%以上,到2010年城市規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

。然而現在我國多數城市與之相距甚遠,解決城市綠化用地矛盾,勢在必行的措施就是發展垂直綠化。內置植物種子填充墻砌塊改變了以往的立體綠化方式以及綠化位置,仿佛給整個建筑穿上了綠色“外套”,既增加了城市的綠化面積,又能節省城市用地。對于內置植物種子填充墻砌快,目前雖然還是處于設想階段,但其綠化方式無論是對城市面貌還是城市生態環境來說都是具有重要意義,增強了城市的客觀性,解決城市綠化用地矛盾對改善城市環境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很好的改善和緩解城市發展所帶來的環境破壞。
1.應用優點
首先,在城市外在環境方面,可以增加城市綠色覆蓋面積,增強城市面貌的觀賞性。其次,植物填充墻砌塊能夠減輕建筑自重,減少傳統砌體材料的使用,節約資源。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受到施工環境的影響,對于種子的生長周期能夠與施工工期相匹配,兩者不會受到影響,而且植物在施工中不會遭到破壞,便于施工。
最重要的就是植物填充墻砌快會給整個建筑外觀穿上“綠衣”,將建筑包裹在綠色當中,能夠有效的調節室內溫度,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減少冬冷夏熱的溫度差異,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綠衣”能夠有助于城市空氣質量的轉變,凈化城市空氣,降低城市霧霾。也會降高架橋綠化低空調高強度的耗能,甚至減少空調的使用,從而減緩現代城市的熱島效應。
2.使用范圍
在砌塊的應用中,可以使用多種建筑中,例如:綜合大樓、廠房、高層住房建筑、學校教學樓、公共建筑、廣場小品、高架立交等等。在實際應用當中,植物填充墻砌塊只是起到隔斷的作用,不參與整體結構的承重。對此,其主要應用在框架結構、框剪結構以及筒體等結構體系的非承重部位,如此及時的建筑具有改善環境功能,增加觀賞性,也不會影響到建筑的安全性。
3.應用難題
3.1砌塊結構方面
(1)砌塊掏去部分之后的強度能否滿足所需要求;對于砌塊內部的挖空會引起受力情況的改變,導致砌塊強度降低。
(2)砌塊在長期的潮濕環境下也會對其強度產生影響;
(3)外墻體長久的陰暗潮濕是否會對內墻面的保溫層、裝飾層以及室內墻體綠化物品造成影響;
(4)砌塊植物與結構鏈接出的處理問題。
3.2植物生長方面
(1)適合生長的植物與植物依賴的土壤;
(2)植物的生長周期能否被人為控制,從而滿足工程建設周期;
(3)如何解決植物生長后期灌溉、維護以及管理等問題。
3.3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1)砌塊除去中心部分留出植物生長位置后強度的變化能否滿足使用要求;
(2)植物種子的選擇和萌發期的控制;
(3)為植物提供養分的土壤的配置(既能提供養分也不會增加太大的重量);
(4)如何提供植物生長過程中的水;
(5)如何防止植物根系對建筑的破壞;
(6)植物生長茂盛后所產生的各種荷載對建筑有什么樣的影響;
六、結語
我國新增建筑面積持續大幅度增長,通過內置植物種子填充墻體砌塊綠化建筑的表面,將會大幅度增加綠化面積,提高城市綠化率。內置植物種子墻體砌塊的創新,替代傳統的墻體砌塊,以求生產綠色環保、節能降耗的內置植物種子墻體砌塊,砌體的使用將會是綠化措施的一種新的創新與突破,其打破了常規的立體綠化,使建筑物能夠長出植物,成為會呼吸的建筑,同時對建筑整體進行三維綠化,從而提高建筑綠化率,降低能耗、節能減排,有效控制城市熱島效應,改善人類居住環境,更加有效的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而且同時對未來緊縮的城市形態提供更多的綠色空間,使城市生活更加舒適。
參考文獻:
[1]蒂姆西·比特利.綠色城市主義:歐洲城市的經驗[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5.11
[2]劉艷,韓亞莉.河北省城市立體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林業科技.2002年第二期
[3]李莉,魏曉英.西安市垂直綠化現狀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5):903;914
[4]白磊.歐洲的綠色城市主義——從《GreenUrbanism:LearningfromEuropeanCities》看中國城市發展[J].城市問題.2006年第七期